本報訊 12月12日至13日晚,莆田學院原創媽祖題材音樂劇《海絲之魂》在莆仙大劇院連續上演。該劇由莆田學院100多位師生共同演繹,歷時三年,運用3D全息舞美技術,科研挖掘古代媽祖音樂。演出引發觀眾共鳴,獲得廣泛好評。
《海絲之魂》是我省高校中首家由師生和校友自編自導自演的音樂劇,是我省文藝發展專項資金項目,也是我市文藝精品工程扶持項目。由莆田學院音樂學院院長林榮華教授攜手意大利海歸團隊共同導演,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專任教師楊旻蔚編劇。
據楊旻蔚介紹,這部劇原動力起源于自己采風時找到兩張媽祖圣跡圖,頓生寫劇的沖動,從起稿到付之于舞臺呈現,一共改了不下五十稿;作曲堯東林老師,從第一稿劇本出來就開始跟進,從每段詠嘆調、宣敘調、重唱、合唱的修改,到配器、MIDI制作的完成,都在精益求精中不斷完善。
楊旻蔚坦言:“編寫該劇最大的愿望是,將多年的媽祖音樂理論科研成果以舞臺音樂的形式呈現,讓傳統媽祖音樂文化的意義不僅只局限在學術界,而是將它推薦給廣大人民群眾,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推廣傳播?!?/span>
《海絲之魂》講述了小蓮女扮男裝欲按海圖出海尋父,海船在三礁海上迷航,幸得“媽祖神火”引航,船人齊心抗浪,避入海港,轉危為安,隨后一起隨船繼續遠航的故事。
劇中的音樂元素,以及呈現的海洋樂器“簫吶”“單錘背鼓”等都源于科研團隊三年來對于古代媽祖海洋音樂的考古發現。
首演結束后,觀眾黃麗芳女士帶著兩個孩子站在觀眾席拍照留念,久久不愿離場。黃女士說:“這是我們第一次看音樂劇。這部劇在視覺和聽覺上都很震撼,用音樂劇這種形式來發揚繼承地方特色文化很好,很新穎。重點是小朋友也很喜歡?!?/span>
音樂學院大二學生王加艷也趕來觀看,她感慨道:“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音樂劇,演出人員有我們的老師和師兄妹,每個人都參與其中,付出很多,很辛苦,才有了今天在舞臺上耀眼的他們,和這樣的呈現效果?!?/span>
來自貴州的王加艷此前并不了解媽祖文化,是在音樂學院的學習中了解到的。她強調說:“這部劇弘揚了媽祖文化,我覺得帶有地方特色文化的音樂才是有靈魂的”。
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林賽君表示,這部劇最后的演出效果較為理想。她說:“對于建立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來說,這部劇具有特殊意義,我們將媽祖‘立德、行善、大愛’的精神傳播到更遠的地方,讓全世界的媽祖信眾互相幫助,親如一家?!?emsp; (王銘櫻 董維依 張恬)